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數量的激增,助推了鋰離子電池相關產業鏈的發展。其中,三元材料正在成為鋰離子動力電池電池的重要正極材料之一。日本鋰電知名研究機構IIT的最新統計表明,正極材料鈷酸鋰的市場份額已明顯下降,而三元材料市場份額呈現快速上升趨勢。
據統計,三元動力電池成為我國純電動乘用車動力主流,裝機量超過76%。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執行副理事長、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也曾表示,新能源乘用車看好三元材料。他認為乘用車首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續航里程,而三元材料較高的比能量正好符合這一需求。多家外資機構預測,未來3至5年,高端三元材料動力電池將會呈供不應求的局面。
面對三元材料已經迎來的高速增長,國內企業紛紛布局,力爭搶占這一市場先機。
杉杉股份:三元材料(NCM)占比30%,供小型電動工具使用,是國內規模最大的三元材料生產企業。公司錳酸鋰占比不到10%。湖南杉杉(寧鄉)年產1.5萬噸正極材料生產基地正在積極推進,產品以鈷酸鋰、三元和二元為主,投產后產能達到2.7萬噸,將進一步穩固公司龍頭地位。
贛鋒鋰業:2013年1.75億投向年產4500噸新型三元前驅體材料項目,年產4500噸新型三元前驅體材料項目達產后,年均新增銷售收入3.46億,年均凈利潤3705.93萬元。贛鋒鋰業是是國內鋰系列產品品種最齊全,產品加工鏈最長,工藝技術最全面的專業生產商,也是國內深加工鋰行業的龍頭企業。
當升科技:營業務范圍包括鈷酸鋰、多元材料及錳酸鋰等小型鋰電、動力鋰電正極材料的研發、生產和銷售,是國內領先的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專業供應商。公司目前已有多款動力型多元材料實現批量生產,目前車用高鎳正極材料占比提升,處于供不應求態勢。
廈門鎢業:電池材料是其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,公司現擁有5000噸貯氫合金粉、1.05萬噸各種鋰離子材料生產能力,鋰離子材料產品主要有鈷酸鋰、錳酸鋰和鎳鈷錳三元材料(NCM)等,日本松下為公司電池材料主要采購商之一。
中國寶安:公司間接持有貝特瑞51.91%權益。2012年,貝特瑞公司在研發硅碳、軟碳、層狀錳酸鋰、層狀三元材料等下一代的正負極材料開發取得突破性進展,其中硅碳復合材料有望在2013年推向市場。
紅星發展:公司申請的《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的制備方法》獲得了發明專利授權。
格林美:以荊門格林美為主體,擬投資9500萬元建設年產3000噸動力電池用鎳鈷錳前驅體材料生產線。目前,公司的三元材料生產線是生產鈷鎳錳前驅體材料的。
江特電機:出資8034.46萬元(占97.45%)設立江西江特鋰電池材料公司,從事鋰電池正極材料生產,所涉足的正極材料包括三元材料和富鋰錳基正極材料的批量生產。
眾和股份:公司三元正極材料已應用在電動汽車領域,部分下游客戶產品已進入汽車鋰電池供應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