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22日,2025年《財富》中國500強榜單發布。據統計,本年度500家上榜企業總營收達14.2萬億美元,凈利潤7564億美元,企業入圍門檻約為36.2億美元。
值得注意的是,有9家電池企業上榜。其中,超威動力控股有限公司再次榜上有名,其2024年營業收入達69.97億美元,位居第313位,同比上升63個位次,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能。
從行業角度看,電池作為新能源產業鏈的核心環節和重要部件,正迎來技術迭代與市場擴張的雙重機遇。
上述榜單中,超威的成長路徑和業績表現,為更多新能源企業帶來一些啟示:
首先,堅持技術創新。
長期以來,超威堅持多元化電池技術的研發,這也是其針對不同應用場景的精準布局。
當前,超威圍繞移動能源、固定能源雙賽道持續突破。從技術創新來看,其2024年年報顯示,超威鋰離子電池項目,通過新材料、新技術、新工藝的開發及應用,已獲得“國家火炬計劃產業化示范項目證書”等專業認證。
同時,資料顯示,從超威石墨烯電池配套整車推動續航里程的升級,到其鉛碳電池循環壽命的突破,再到鈉離子電池、鈉鹽電池、鋅動力等新型技術的產業化落地,超威已構建起覆蓋高安全、長壽命的全品類電池產品矩陣,從而滿足多元化場景的綠色能源需求。
其次,全球化戰略因地制宜。
據介紹,近年來,超威集團加速了其全球化布局,以“科技生態、人才生態、產業生態”為支點,通過全球視野謀劃布局,按照國際標準打磨產品,并在全球多地建立研發中心與生產基地,產品遠銷東南亞、歐美、非洲等海外市場,從而助力綠色能源技術向全球市場智慧交通、智慧能源、智能家居等多元場景滲透。
第三,平衡長期投入與短期效益。
在新型電池技術的研發投入上,超威展現出較強的戰略定力。
秉持“倡導綠色能源 完美人類生活”使命,超威堅持多種技術路線并行的策略,通過自主研發,以及與國內外機構和高校合作相結合的模式,持續升級迭代自身產品。
超威在多個關鍵技術方向發力,構建起了一個全面且富有競爭力的技術體系。其不僅布局石墨烯、鉛碳、鋰、鈉、鋅、鎂、氟等材料體系的電池技術研發,還已布局固態電池的研發。這既包含當前主流技術,又覆蓋未來潛在技術趨勢,確保其兼顧市場需求與技術創新的平衡,形成“短期、中期、長期”效益階梯。
整體看,超威的案例表明,以技術創新為錨點,同時增強全球化銷售網絡韌性,以及多元化布局,有助于新能源企業,在激烈競爭中實現持續增長。

